当前位置:河南热线 > 地市 > 漯河 > 正文
快资讯:“80后”坚守寺河山
2022-12-23 12:22:49 来源: 三门峡网
关注河南热线


【资料图】

“80后”坚守寺河山文/图 本报记者 尤黎明    周大陆夫妻俩将苹果装箱外运  通往灵宝市寺河山的道路曲曲弯弯,但路面平坦。映入眼帘的农家院整齐排列,满沟铺着五颜六色的植被,鲜红透亮的茱萸染红了荒坡,串串黄褐色的甘棠果结在路边灌木丛中,大片果园里不时有漏采的红苹果独挂枝头……  近日,记者到寺河山采访,满眼的“乡村振兴图”,令人目不暇接。  在寺河乡坡根村,只见家家农户院里院外堆着黄灿灿的玉米穗,土窑洞里堆满成筐待售的鲜苹果,一排排蜂箱或挂或放地“粘”在坡跟儿或崖底,一棵棵怀抱粗的核桃树散漫地扎根在村头地边……俨然一个色彩亮丽、香气四溢的世外桃源。  “80后”村民黄曙光、周大陆等,与他们的父辈就坚守在海拔1100米的寺河山上,辛苦忙碌,收获富裕,也收获甜蜜。  黄曙光和妻子陈艳平辛勤打理着家里的7亩玉米地、40亩苹果园、80件蜂箱,还承包了100亩荒山、种下新品种核桃树与苹果树1000棵(已开始挂果)。一年到头忙得不亦乐乎,但收入较好,干着有劲儿。  今年年初,三门峡市民张先生向黄曙光提出:“你给我留一棵苹果树,立冬后采摘,我都买了!”黄曙光也想看看,多长20多天的苹果啥样。11月18日,张先生带人来买果,黄曙光切开让大家尝,都说比10月采的苹果色深、甜脆。  寺河村寺河组农民周大陆,今年35岁,他直言:自己帮了别人一个忙,没想到人家给他指了一条发财路。  2012年冬的一天,雨夹雪,路滑。从甘山通往寺河山的路上,一位三门峡司机席先生的车胎爆了,困在路上。焦急的席先生步行到寺河街求助。周大陆见状,热心伸出援手。先是骑车到现场帮司机卸了轮胎,又回到家中找来工具帮助补胎、充气,最后给轿车装上轮胎。席先生十分感动,当下便帮周大陆分析苹果行情,建议他试试用电商销售苹果。  “从此我开始研究电商,学习、尝试两年,成为寺河街上第一家靠电商销售苹果的人。现在,我们两口子一边忙果园,一边经营微店,足不出户,就销掉自家果园的5万公斤苹果,还帮助乡亲们年销售苹果10多万公斤。乡亲们送来的核桃、蜂蜜等农产品,我也销售到了省内外。”在寺河街家中正和妻子宋娜忙着装箱、发货的周大陆,笑哈哈地告诉记者,言谈之中满是喜悦与自豪。  周大陆算了一笔账:一年中最忙、最累时有4个月,确实很辛苦;但收入能达到40万元,比外出打工强。更主要的是,一家人能团聚在一起,也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小孩。他家的一面墙上,贴着31张俩孩子的荣誉证书。末了,他笑叹道:“我的创业经历,正应了那句老话:天道酬勤,厚德生财。”  对全国苹果状况,周大陆了如指掌:云南丑苹果,新疆阿克苏甜苹果,四川盐源优质果等;水肥一体化;富硒苹果;优良苹果树苗有烟台201,韩国红露和新西兰的树种……  寺河山的年轻人大都到外地打工去了。全村只有两三个“80后”在种苹果。“真担心将来有一天,大家吃不上苹果了!”周大陆笑言。  对今后寺河山苹果的发展,周大陆有自己的思考:一是要向先进地区和先进技术学习,逐步进行苹果树的升级换代,改良树种,不断提高苹果质量;二是要引导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,投入家乡经济建设。  离寺河街不远的河边,坐落着一家农家乐,圆形奇特的巨大锅灶、外墙挂着京剧脸谱、靠后山沟边驻扎的5个“太空舱”(可住宿)、新盖成的宾馆,都给这里平添了乡村振兴的气息。当地村民说,农家乐老板姓金,他20多岁的女儿在郑州打工,引资建成农家乐,已经营七八年。若非疫情,春夏秋季,生意很火。  截至12月14日,记者从黄曙光、周大陆处了解到:从12月5日至今,他俩通过快递公司或微商,分别销售苹果2500公斤、4500公斤,都是上海、广州等全国各地的老客户订购的。
责任编辑:hN_23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