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河南热线 > 地市 > 漯河 > 正文
世界热点评!用爱和坚强浇灌文明之花
2022-10-09 10:01:47 来源: 三门峡网
关注河南热线

作者:本报记者 吴胜男

丈夫因突发脑溢血丧失劳动能力,她十年如一日,不离不弃地照料;两个孩子读书、生活,她靠着在砖厂打工来维持生计。在她的悉心照料下,如今,丈夫生活能自理了,孩子长大了,能照顾自己了,家庭压力逐步得到缓解。她通过务工收入,主动提出退出贫困户之列。因为她有一个梦想,要自力更生走向脱贫致富之路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她就是渑池县城关镇苏湾村南高店一组的郑海婷。2020年11月,郑海婷家庭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“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”荣誉称号。

家庭突遭不幸,艰难度日

10多年前,郑海婷的丈夫张成杰突发脑溢血,不但不能挣钱养家了,而且每个月还要花费几千元的治疗费。

家里的顶梁柱塌了,为支撑这个家,郑海婷每天凌晨5时起床,做完家务、安排好孩子上学,就去附近的砖厂打零工。晚上,等安顿好丈夫和孩子后,她接着去砖厂出砖。原以为这样能慢慢走出困境,没承想,丈夫后续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家庭难以承受。“成杰刚出院那年,一天的治疗费得100多块钱,我在砖厂白天晚上连轴转,才能挣到60多块钱。”那年,郑海婷吃了一年的白水挂面。就这样,她靠自己的双手,一边打零工,一边照顾行动不便的丈夫和年幼的孩子,慢慢度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。

增加务工收入,树立好家风

“鉴于她家里的情况,我们村通过评议,2016年把他们一家纳入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行列,当时她还不情愿,觉得当贫困户不是一件光荣的事。”时任渑池县城关镇苏湾村党支部书记介绍道。

在郑海婷看来,自己有手有脚,只要肯干,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。由于环保要求等原因,村子附近的砖厂都关了,为了增加务工收入,她通过熟人介绍,干起了又苦又累的卸砖工。

“既然村里把我纳入贫困户行列了,那我就更应该好好干,争取早日成为脱贫户!”2016年以来,郑海婷通过卸砖的务工收入,一步步实现了脱贫梦。“咱县只要是用砖的地方,我几乎都去卸过砖。”

她不仅是一个干起活儿来风风火火的“女汉子”,也是一个知恩感恩的人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她得知自己是稀有的“熊猫血”后,连续9次主动无偿献血,累计3600毫升,她为能帮助别人而感到欣慰。

郑海婷的这种自强不息、乐于助人的品德也深深影响到了两个孩子。2018年7月19日下午,小儿子张昊天在去渑池县城的路上,拾到一个红色钱包,内有身份证、驾驶证和500余元现金等。面对这些钱财,张昊天首先想到的是上交老师,但正值暑假,怎么办?于是,他折返回家,等待卸砖回来的妈妈帮忙处理。

郑海婷回来后,打开钱包仔细查看,通过一张发票上的电话辗转联系到了失主——洛阳市宜阳县的彭女士。随后,彭女士委托亲戚到她家中取回了钱包,并要留些钱表达谢意,但被郑海婷婉拒了。

走向致富之路,信心满满

“现在,丈夫的身体慢慢好转了,两个孩子上学有教育补贴、丈夫住院有报销,我靠卸砖和参加公益性岗位一个月收入2000多块钱,还种了3亩花椒树和核桃树,今年也都挂果了。一年省吃俭用下来,还能为两个孩子报个特长培训班呢!所以,我靠自身努力,一定会走向致富之路。”郑海婷在群众评议会上发言时表示。

2018年,当得知村里在确定脱贫对象时,她第一时间站了出来,向村里明确表达了自己退出贫困户的想法。“今后,我除了卸砖,还准备按照帮扶人的规划,逐步发展产业,打算在地里种点花生和红薯,多方面增加收入,使全家人的生活越过越红火!”说起未来,郑海婷信心满满。

责任编辑:hN_09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