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河南热线 > 地市 > 漯河 > 正文
焦点快播:种下“富贵花” 结出“幸福果”
2022-08-02 09:48:43 来源: 三门峡网
关注河南热线


(相关资料图)

盛夏时节,水热丰沛,在三门峡市郊的田野上、山林中,层层叠叠的绿浪蓬勃舒展,一株株油用牡丹籽实饱满、随风微摆,尽情吸收夏日的阳光雨露,为即将到来的丰收积蓄力量……近年,油用牡丹在崤函大地落地开花,为我市发展林下经济、加快乡村振兴注入了崭新活力。

作为新兴木本油料作物,油用牡丹除和普通牡丹一样具有观赏价值外,寿命可达50至100年,具备高产出、高含油率、高品质和低成本的“三高一低”优势,而且其花可做茶酿酒、根茎可入药。随着精深加工和萃取技术的发展,牡丹系列化妆品越来越受市场青睐。

目前,我市种植油用牡丹逾10万亩,其中三门峡牡仙牡丹产业集团种植面积9.57万亩。作为行业“领头雁”,该公司与国内外权威研究机构合作,建立了全面科学的功能食品、化妆护肤品、药食同源产品立体化矩阵式产品体系,生产牡丹籽油、牡丹食品、牡丹花蕊茶等10余个品类400多种产品,年产值超10亿元,2020年成功打造出中国牡丹产业第一品牌“牡仙”,成为国内油用牡丹行业的标杆。

随着油用牡丹产业纵深发展的势头日益迅猛,其集生态、经济、社会效益于一身的“独特魅力”也愈发明显。

油用牡丹栽下后,3年才能见效,而这3年“空窗期”恰是因地制宜进行间作套种和立体种植的好时机。据研究,油用牡丹喜光不喜直晒、耐旱耐寒耐贫瘠,是一种适应期极强的“铁杆庄稼”,非常适合荒山绿化和林下间作套种。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,我市坚持规模推动、稳步扩大种植基地面积,着力推广“上乔下灌”种植模式。2021年秋季以来,牡仙集团在湖滨区磁钟乡和交口乡流转林地1万亩,采用“桑树、元宝枫、山楂、翅果油、枇杷、文冠果等乔木+油用牡丹”模式,建设2500亩种植基地;灵宝市、卢氏县、陕州区等地利用“核桃+油用牡丹”模式,发展种植6350亩。

油用牡丹种苗正常生长5年后进入盛果期,按照“核桃+油用牡丹”生产模式测算,每亩种植收益5400元。其中,核桃亩产150公斤收入1800元,牡丹籽亩产120公斤收入1200元,采摘鲜花瓣150公斤收入900元,采摘花蕊1.5公斤收入1500元……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就业,人留下了,钱袋子鼓了,村庄也更有活力了。

目前,我市探索出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“龙头企业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等经营方式,规模化、标准化、集约化推进林下油用牡丹种植。计划到2025年,新发展林下油用牡丹种植10万亩,全市总面积突破20万亩,产业发展资源基础不断夯实。

我市将在提升油用牡丹产业附加值、延伸产业链、发展田园休闲产业等领域下足功夫,让昔日“富贵花”走进千家万户,结出沉甸甸的“幸福果”。

责任编辑:hN_02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