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河南热线 > 地市 > 漯河 > 正文
文明过“清明”
2022-04-02 09:40:25 来源: 三门峡网
关注河南热线
梁如意

又是一年清明时,春风落日寄哀思。

清明节假期,人们踏上祭祖之路,一方面表达对逝者的深切缅怀,抒发对先人的感激之情;另一方面与故乡亲人小聚,共话家常。然而今年情况比较特殊,各地疫情防控形势复杂,任务艰巨,隐患风险很高,集体公祭、现场祭扫、结伴出游等显然不合时宜。不扎堆、不聚集,应成为防疫共识。

“心祭”重于“形祭”。一提清明节,大多数人会将其当成“上坟日”,事实上古时候的清明节蕴含着悲喜两种情绪,本报曾向读者介绍了古时清明节的习俗,如祭祖、寒食、插柳,甚至还有荡秋千、蹴鞠、歌会等。千百年来,我们祭奠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变化,无论是“香烛纸钱”、还是“鲜花祭扫”,无论是“墓地祭扫”、还是“云端遥祭”,无论是“三牲四果”、还是“清酒洒地”,都是礼敬亲人、寄托哀思的一种形式,网上祭拜、家庭追思、鲜花祭祀、书写寄语等方式一样可以缅怀先人。

人有志,家有谱,国有史。缅怀和追忆,是对逝者的告慰,是为了今天和未来更好地生活。让我们从自己做起、从家庭做起、从现在做起,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规定,减少人员聚集,不给病毒传播以可乘之机,通过理性追思、文明祭扫,弘扬新风尚,文明过“清明”。

责任编辑:hN_0152